“做布鞋的人多了,反而沒有做皮鞋的了。” 住建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副總工孫克放在2016全國鋼結構住宅發展高峰論壇會場外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目前國內二三線城市的房子同質化比較嚴重,需要有一些不同特色的高品質房。
“萬郡·大都城的樣板間裝修水準已經超過國外的樣板間裝修水準了”。參觀完國內在建最大鋼結構住宅萬郡·大都城項目,孫克放認為,該項目攻克了目前中國鋼結構形式住宅的很多難點,比如在高層或者超高層鋼結構住宅,在體量較大的工程規模下,能夠有效控制成本;
鋼結構部件能夠實現遠距離運輸,混凝土住宅項目材料的運輸距離一般是250-300公里,而該項目的部分構建是從杭州運往包頭,再進行現場拼裝的,絲毫不影響項目進度和工程質量;
另外,鋼結構住宅項目,符合目前中國國情特色,將有助化解鋼鐵產能過剩、并為實現“四節一環保”的綠色發展助力。
萬郡·大都城效果圖
孫克放還表示,除了以上幾條探索及突破,采用最新的鋼管混凝土束剪力墻結構住宅體系的三期項目,在傳統鋼結構住宅的質量通病上還取得了很大的進步,如凸梁凸柱問題解決了,用鋼量下降了等等,讓住宅更舒適、更美觀、更環保。
據記者了解,萬郡·大都城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國最大的抗震、節能、低碳、環保的綠色住宅樣板工程。
根據2016年2月6日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》中的要求,全國各地需要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,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%。積極穩妥推廣鋼結構建筑。”
對此,內蒙古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許懷云認為,鋼結構住宅建筑具有綠色環保,鋼材可循環利用,抗震性能優良,施工期短,適合裝配式建造等諸多優勢,能夠明顯減少建筑垃圾和揚塵污染,提升工程質量。
萬郡·大都城項目作為全國在建最大的鋼結構住宅項目,具有典型的示范效應。目前住建廳與包頭市政府,正在制定支持裝配式建筑和鋼結構建筑發展的若干政策,并正在申報包頭市為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。
“從中國長遠的發展來看,必須要轉型發展,才能跨越式增長。鋼結構、裝配式都是需要提倡和發展的,從政府的角度,都要扶持和支持。而轉型發展過程中,更要重點體現質量,這才是轉型發展過程中的科學發展的體現。”許懷云向記者介紹到,萬郡·大都城項目作為示范性工程,無論是設計開發還是運營維護,都充分體現了綠色發展、科學發展。
星星之火可以燎原。“擁有了專業認證資質,我們可以更有底氣地在全國進行鋼結構住宅項目的開發。”萬郡·大都城總經理劉亮俊向記者透露,目前公司正在一些二三線城市進行實地考察,將與當地政府及地產開發企業進行項目的聯合開發,但絕不會是萬郡·大都城項目的簡單復制,而是因地制宜的開發和建設。
正如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副總裁楊強躍表示,“鋼結構住宅推廣是一個循序推進的過程。這樣的產品是否能被市場接受,是最重要的。我們的技術是開放性的,在各地是因地制宜的合作方式。”
據悉,杭蕭鋼構已經與全國20家企業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,以技術實施許可方式與相關企業進行鋼結構住宅體系的戰略合作。
業內人士認為,精耕細作的理念,以及“小船好轉彎”的靈活決策,讓萬郡房地產從5年前摸著石頭過河的艱難,到如今成為包頭市鋼結構住宅標準制定的參與者和行業引領者,這不僅是中國鋼結構建筑企業進入全產業鏈發展的體現,更是中國鋼結構住宅將進入蓬勃發展的寫照。